@inproceedings{oai:nagoya.repo.nii.ac.jp:02002853, author = {許, 賢科}, book = {名古屋大學/屏東大學文學交流暨論文發表會論文集}, month = {Nov}, note = {本文以“多、少、早、晚”等自主形容詞以及以“錯”為代表的非自主形容詞為主要考察對象,聯繫文獻中基於句子主語(即施動者)的“有意—無意”的詮釋,分析了其作狀語和補語的用法。在前一類形容詞用法的考察中,我們通過引入言者主語(即說話人)的視角,統一解釋了表示施動者無意的狀語、表示施動者有意的補語等不符合“有意—無意”觀點的現象。在形容詞“錯”的用法中,由於形容詞本身具有非自主的語義特征,與“有意—無意”的關係更為薄弱。本文以“錯V”和“V 錯”在句法形式上的差異為線索,通過運用轄域、詞彙化等概念進行了分析,指出轄域的不同以及“錯V”内部詞彙化程度的不均衡性造成了二者在句法表現等方面的差異。, 名古屋大學人文學研究科・屏東大學中國語文學系(編), 第一屆名古屋大學/屏東大學文學交流暨論文發表會. 2020年11月21日, 線上論文發表}, pages = {25--31}, publisher = {名古屋大學人文學研究科・國立屏東大學中文系}, title = {現代漢語單音節形容詞作狀語和補語的用法}, volume = {1}, year = {2020} }